乡土建筑,不仅是建筑,更是一种情怀,它可以形成特定主题,可以塑造某种乡韵,还可以画龙点睛般的将景观特色表达的淋漓尽致,形成“乡而不俗,土而不粗”的景观特色,比如这3个融入创意的乡土建筑,别开生面又兼具多功能!
1、“多功能”养蜂场
这是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(RIBA)的设计方案,它从地质学、乡土建筑和传统养蜂技术中汲取灵感,通过创意规划设计,巧妙形成了蜜蜂与人类和谐相处,让生产和休闲兼具的“多功能”养蜂场。
它不仅可以进行蜂蜜生产、蜂蜜加工,还通过一定分区及合理化设计,为游客们提供购买蜂蜜的商店,品尝蜂蜜美食的餐厅和咖啡露台等。
养蜂场的主入口,在整个建筑的左侧通道,一层进行适当的绿化装饰,同时考虑游客观赏习惯和行动路线,在入口附近设立简单休闲座椅,为游客们提供咖啡等零食饮品。
整个养蜂场从理念到概念,内部各种设施齐全,包含公共广场、商店、更衣室、儿童餐厅、冷藏室、展览室、仓库、花园凉亭、食品储藏室、停车场等等。
整个养蜂场除了整体功能多样之外,还在细节上彰显特色,例如:
1)独特的门楼
设计师不仅让门楼起到分割作用,还将门楼墙面嵌入数百个传统圆形蜂箱,这既保证了乡土建筑的原始结构,又增添新元素和观赏价值,无形中为整个建筑增加休闲新场所。
2)休闲的墙壁
在养蜂场公共广场的西侧面是生产加工车间,设计师通过夯土墙、镂空结构、玻璃装置,既为游客们创造遮阴避暑的休闲场所,还让大家透过镂空结构、玻璃装置,直接观看内部生产空间,为后期研学路线提供便利的可能性。
3)主题化餐厅
除了生产空间、加工空间结合当地伊斯兰教建筑结构,建设成穹顶形状外,其餐厅设计成蜂巢般主题化,极具吸引力。例如,餐厅内部灯光结合反射折射原理,增设外包装,让灯光从金色表面发射而出,从而创造出浓浓温情的淡黄色灯光;餐厅内部结构参考蜂箱结构,各种夯土纹理及自然设计,好似自然雕琢,又宛如人工精心设计,给游客营造一种进入蜂箱进餐的独特体验感。
4)高架的蜂巢
除了门楼墙面传统蜂巢之外,两层超大的蜂巢位于建筑顶部—高架蜂巢。其表面覆盖木箱,避免阳光直射,侧面增加蜜蜂进出口。养蜂人可以从底部旋转楼梯进入高架蜂巢,游客们可以通过公共路线观看,透过玻璃装饰,观看养蜂人日常工作,还可以沿着观察路线,望向远方,欣赏养蜂场附近的景观之美。
2、“种子形”度假屋
这是位于江西乡村山水林田附近的四个椭圆形度假屋,它不仅内部设施齐全,还通过镜面铝和松木瓦的外部装饰、独特的造型,让整个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,四个建筑,不是赤裸裸的耸立,而是好似被自然孕育的“种子”,破土而出,向阳而生,因此,这四个椭圆形度假屋被称为“种子形”度假屋。
四个度假屋的共性,都有可以欣赏周围景观的小型露台,都有设施齐全的内部装饰,都有随季节变化,反射不同颜色景观的“椭圆外貌”。
四个度假屋的不同,虽然形状相似,但每个度假屋的椭圆尺寸不同,入口朝向不同,游客进入之后看到的景观效果不同。
设计师表示,镜面铝在秋冬反射出红色土壤的光泽,在春夏呈现绿色植物色彩,甚至在薄雾环绕天气,也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乡韵质感;松木瓦赋予整个结构温暖、柔软的美感,使整个建筑与周围景观相互融合,是静,也是动,是动静两相宜的美感。
四个“种子形”度假屋的内部包含卧室、浴室和储藏室等区域,阁楼为儿童提供额外游乐空间。
入口竹板通道,不仅连接着度假屋,更是通往森林和附近农田的观光之路。
3、“漂浮的”度假屋
在全球新冠疫情COVID-19的影响下,大家对户外度假需求产生一定变化,从向往户外活动到保持一米间隔,那些曾经不以为意的远郊度假,逐渐成为很多人(家庭)的首选。针对这一状况,比利时两位设计师(夫妻)在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的委托下,设计出了“漂浮”在湖上的度假屋。
这是一个关于水的概念设计,也是一个休闲度假景点,还是一个练习水上逃生的演习场所。
设计师表示,除了考虑新冠疫情COVID-19的影响之外,整个度假屋的设计重点,还在于冒险和重温童年挑战世界、认识世界的梦想。
八个散落漂浮在湖中不同位置的“度假屋”,每个小屋都是由一块木筏和5个浮动模块组成,顶部覆盖着帐篷,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双人圆形床垫、2个户外座椅、1张小桌子和一个应急厕所。如果有额外需求,游客们可以在岸上联系工作人员进行预定。
每个木筏除了底部5个浮动模块之外,外部骨架与帐篷之间采用定制化组合,让它具有抵御夏季暴风雨强烈压力的稳定性。
游客们可以白天欣赏湖中美景,晚上坐看落日余晖,甚至还可以一边喝酒一边感受漂浮在湖中的冒险与惬意。
壹度创意
农旅规划首席创意品牌
策划·规划·设计·景观
没什么技术,创意是我们最自恋的技术
没什么理论,落地是我们最自信的理论
没什么情怀,专注是我们最自豪的情怀
没什么成就,口碑是我们最自然的成就
农庄·乡村·城镇·旅游
乡村集结号
乡村振兴 全产业链服务品牌
资源交流平台,农庄企业后台
宣传推介舞台,智慧创新讲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