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rning Man(火人节)是自由者乐园?是艺术家殿堂?是梦想乌托邦?还是肆意的疯狂?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9-09
  • 作者:admin
  • 来源:壹度创意
  • 浏览次数:1578 次

  从古至今,火作为一种信仰的象征,被不同国度、不同民族、不同种族所崇拜。营火可以照明;篝火可以祈福;星星之火可以燎原......但在美国内华达州北部的一片荒漠之处,一年一度的大型集会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却赋予火更多意义!
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起源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起源于1986年杰里·詹姆斯和几个朋友在旧金山贝克海滩组织的一个小型篝火活动,他们燃烧了一个8英尺(2.4米)高的木制男人和一只木制小狗,现场吸引了很多人来围观,这就是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雏形,一个非正式的海滩集会。
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发展历程

  由于火的特殊属性,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:

  1986年,在贝克海滩非正式的篝火聚会,很快被当地组织制止;

  1987年,活动悄然进行,燃烧木头人的高度达到15英尺(约4.6米);

  1986年,在贝克海滩非正式的篝火聚会,很快被当地组织制止;


  1988年,燃烧木头人的高度达到30英尺(约9.1米);同年,拉里·哈维(Larry Harvey)正式将这场篝火仪式命名为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;


  1990年,由于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举办点改为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以北的黑岩沙漠地带;


  1991年,是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获得法律认可的第一年,同时也是艺术模特、舞蹈艺术家们加入的一年;


  1992年,“沙漠工程”、“艺术表扬”等内容先后融入Burning Man,这让它从一个原本带有艺术感的燃烧仪式,变成一定活动周期的艺术集会,也逐渐成为黑岩城的艺术节。

  1996年,灾难爆发了:一位名叫迈克尔·弗雷的工人骑行到黑岩沙漠,但却在燃烧人营地附近遭遇摩托车事故;更雪上加霜的是,另一对夫妇在Burning Man狂欢营地的帐篷里被艺术车碾过,这样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活动创始人之间出现了裂痕。

  1997年,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事故,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加强了安全措施:重新规划行人、自行车、艺术车专用车道,并对驾驶进行了管控。这样的升级改造,让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具有了小型城市或社区的理念。

  2011年,拉里·哈维开始将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运营的有限责任公司转接给一个名为“Burning Man Project”的非营利性组织,经过三年的过渡,2014年3月,Burning Man官方博客宣布,非营利性转型已经完成。


  2014年至2018年,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经过口碑宣传,参与人数不断增多、时间不断延长,据报道,2018年有将近8万人左右报名,由于票务超卖,远超过黑岩城7万参与者的限制,后来新的参与者,只有前一个人离开时才可进入。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主题

  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,这里什么都没有,但在Burning Man即将开始的前三周,道路、小巷、后巷、主题营地、艺术项目、巨型官方商店、票务和员工跟踪WiFi系统、大型集装箱,都会一一实现!这看似不可能的工程,但却是真实的发生着,这就是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“建造周”,也是众多艺术家、设计师们进行狂欢的一部分。



  艺术是抽象的、感性的、疯狂的,但现实是理性的、制约的,也许就是为了脱掉侄楛的枷锁,追求至纯的艺术,不少人将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定义为一种文化或创意的表达,一种对原始艺术的追求。
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虽以融合技术、自然的大型互动艺术为特色,但一些带有动能、电子和火元素的艺术品,也林立其中。另外,音乐营的狂欢毫不逊色音乐节,各种精彩的摄影艺术作品也逐渐被世人认可。


  这样一个沙漠中短暂存在(为期9天)的“城市”,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定的艺术主题:


  注:1995-2018年的主题都是由创始人来命名,但由于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创始人拉里·哈维在2018年4月去世,2019年后的主题交由非营利性组织来负责。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经典作品展示


  2017Burning Man部分作品展示


  2018Burning Man部分作品展示


  2019Burning Man部分作品展示


  Burning Man是设计者殿堂?探险家乐园?

  从一个地下组织性质的集会到被法律认可,逐渐发展成为美国,甚至全世界性的“朝拜”。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坚持“绝对包容、无私给与、去商品化、自力更生、自我表达、共同努力、公民责任、不留痕迹、全心参与、活在当下”的10大原则。

  在这个为期9天的沙漠城市,没有广告、没有商业活动(除了冰和咖啡),其它都需要参与者自带,人们在原始荒漠中感受世界,探索生活,正如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举办的意义一般,它一面在模拟世界,一面在改变世界。


  是艺术,也是现实

  在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期间,这里有全球各界的艺术家,随处可见的大型艺术装置,不同类型的主题营,脑洞大开的变形车,各式各样的光影效果。


  白天你可以穿梭在艺术主题长廊、畅享最纯粹的艺术美感;晚上你会看到那些看似沉寂的艺术装置,随着霓虹灯的点亮,好似穿上不同的新衣,让这个沙漠中的城市重焕生机。



  从贝克海滩到黑岩沙漠,安全性提高了,但也增加了荒野求生的难度。Burning Man的参与者们都要面临不知何时“亲临”的沙尘暴,在资源匮乏、没有商品交易的前提下,大家要进行为期9天的生活,这是赤裸裸的现实考验。


  是反叛,也是包容

  当你踏入这个临时的“荒漠城市”,你会看到有人身穿奇装异服、有人动作夸张搞笑、有人技艺娴熟,还有人默默欣赏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装置......他们来自世界各地,但用自己的行动反叛那些世俗的枷锁,抵抗那些虚伪的面具,追求自由直白真诚的沟通;他们偏居世界一角,但却在这里云集。


  是结束,也是开始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最激动人心的时候,无疑是周六晚上点燃活动。从准备材料、建模成型、观赏游览到被熊熊大火烧为灰烬,是对自己的独白、是对黑夜的坦白、是对亲人的怀念、是对怨念的释怀。人的一生,又何尝不是如此?!
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争议

  有人说,“参加Burning Man,我用三个月的时间准备,也用三个月的时间来怀念,真的很震撼”,但这场吸引全球眼球的“朝拜”也引发了广泛争议。有的媒体表示,“2019年也许是最后一届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了”原因为何?

  ·安全性问题

 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,也是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一直面临的问题。尽管进行了各种安全举措、安全限制、城市规划可行性分析,但过度严苛的限制自然不符合Burning Man向往自由、追求原始艺术的初衷。

  前不久,美国土地管理局(BLM)举行了一次听证会,又对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提出了新的限制。他们建议在临时城市周围建造一道物理屏障,将危害影响降到最低。

  ·违禁品问题

  由于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是不同文化、不同种族、不同阶层的绝对包容,因此,一些违禁物品(武器枪支或毒品)等等很容易混入。

  ·垃圾处理问题

  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倡导的是一种社区文化,是城市社区模型的具现。从35人到600人,再到6万人、8万人,这些不断聚集的人流带动了整个黑岩城的经济,但也给小镇带来一些“后遗症”。

  由于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坚持“不留痕迹”的原则,所有参与者是将垃圾带走出“临时城”,但却丢到附近的社区小镇,部分社区居民曾对这种现象进行投诉。

  据报道,一次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大概会产生10吨左右的垃圾,需要1500多辆卡车来完成运输。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负责方表示,他们可以组织运输,处理这些垃圾,但整个项目运行成本会大大增加。

 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,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,有正面、有反面,有阳光、有阴影,我们不能忽视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遗留的问题,更不能否定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的举办意义。正如Burning Man(燃烧人、火人节)创始人所言“It seems to me that, given the problems we’re facing on every front—economical, environmental, political—what’s needed is a kind of ethical, cultural revolution.”(我们所面临方方面面的经济、环境、政策的问题,其实都需要一种精神道德的文化改革)。

  因此,在你看来,Burning Man(火人节)是自由者乐园?是艺术家殿堂?是梦想乌托邦?还是肆意的疯狂呢?

壹度创意

农旅规划首席创意品牌

策划·规划·设计·景观

没什么技术,创意是我们最自恋的技术

没什么理论,落地是我们最自信的理论

没什么情怀,专注是我们最自豪的情怀

没什么成就,口碑是我们最自然的成就

农庄·乡村·城镇·旅游


乡村集结号

乡村振兴 全产业链服务品牌

资源交流平台,农庄企业后台

宣传推介舞台,智慧创新讲台

服务案例

19个乡村墙绘、壁画、涂鸦经典案例,带你走进别致的美丽乡村
19个乡村墙绘、壁画、涂鸦经典案例,带你走进别致的美丽乡村
蓝调薰衣草园:放慢脚步,寻找爱的灵魂
蓝调薰衣草园:放慢脚步,寻找爱的灵魂

壹度专题

很小资很理想的生活方式
很小资很理想的生活方式
亲子农场的教育产品体系
亲子农场的教育产品体系

行动计划

创意乡村行动计划——倡议书
相关文章